華⼭⽂創園區對⾯,有⼀條斜斜的⼩路隱⾝在辦公⼤樓背後,它劃破了⽅正的棋盤街道,卻保留了清領時期,⼈們往來「台北城東⾨」和「松⼭錫⼝」的古道。這條短短的⼩路叫做「⿑東街」。
從⽇治時期以來,⿑東街就林立著各級官員的居所,⼀棟棟都是格局優雅的⽇式⽊造建築。當現代化發展來臨,⼀幢幢⼤樓在附近拔地⽽起,⽇漸斑駁的老屋們也逐漸⾯臨拆除的命運。然⽽,這裡有⼀位名為褚陳寶貴的家庭主婦,不忍老屋老樹消失,於是⾃學社區規劃、起⾝爭取,才讓⿑東街全區都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不只保留了⼀整條街的⽇式⽊造建築,也留住了屬於這個街區的記憶。
從新⽣南路⼀路走來,我們能看到台北街頭最普及的「步登公寓」與新建社區共存的古蹟、以及曾被細⼼經營的餐廳。不同的建築,起於不同的年代,也因為住在其中的,不同的⼈,⽽有了不同的⾯貌。
將帶領你⼀路探訪
🏠看⾒由居⺠⾃發的老屋保存活動
⚒️了解⿑東街⽊造建築的修復及活化
🏙️從街區巷弄的建築,看⾒臺北建築地景的發展
⾏程路線
捷運忠孝新⽣站→臨沂街六巷→馥園餐廳(不入內)→ ⿑東詩舍→台北琴道館→⿑東街
臨沂街巷弄收納的台北記憶
步登公寓、豪華餐廳、建築師的名作,乃⾄於更新中的社區,都能在這條短短的巷弄中看⾒,我們走過這些不同時代、不同功能甚⾄不同階級的建築,彷彿也走過了台北市區從七〇年代以來,蓬勃發展的都市化進程。
⾼架橋旁、⾼樓背後,那條劃破棋盤的古道
以老樹為座標的這條⼩巷⼦,曾是先⺠們往來台北市東⾨和松⼭錫⼝的必經之路。後來⽇治時期的總督府和學校官員,以及國⺠政府的官員都曾居住在這裡的⽇式⽊造建築內。再後來,道路成了棋盤,街區成了市中⼼,原本的古道、老樹和⽊造建築,在都市急速「新陳代謝」的發展中,⾯臨被剷平的命運。
但這裡有⼀位家庭主婦不同意,還為此成為了少數非專業背景的社區規劃師,她還找來建築師等專業團隊,⿑東街⽇式建築不只恢復了舊⽇的風華,還被賦予了新的⽣命。
撫琴吟詩,深入⽣活的⽂化資產
2004 年在⿑東⽂史⼯作室與居⺠努⼒之下,台北市⽂化局將此區⽊造⽇式房舍指定為古蹟、歷史建築。⿑東街 53 巷 11 號指定為古蹟,現為台北琴道館,對⾯ 12 號則由台北書畫院經營。相鄰不遠的濟南路 25、27 號則是去年才完成整修開幕的⿑東詩舍,由台灣⽂學館經營。
這些熬過時光、雨⽔,以及前幾年老屋莫名的「⾃燃現象」,終於華麗轉⾝,找到了老房⼦在現代⽣活中的新⽣命。主理⿑東街修復的孫老師曾說過:「台北很漂亮,我想讓更多⼈認識她,了解她,並在這裡住下來。」這兩條收藏了不同族群居住記憶的巷弄,讓我們看到了建築形式以外,居⺠對街區的愛。
主辦單位|島內散步旅⾏社股份有限公司 品保:北 2500 / 註冊號:甲 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