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莊子謙
編輯/憂傷地生活工作室
店若無名,威懾食林—東市魯熟肉老店
隱身於東市場 90 年的魯熟肉老店,沒有店名,亦沒有制式化菜單,喊聲便能入座首排搖滾區。第三代老闆冷峻的面容下,是一雙專注於刀工的眼睛,先直剖豬腸心肺,再細切軟管部位,刀法俐落穩健,彷彿近距離觀賞了一場豬隻解剖學之旅!
▲東市魯熟肉第三代老闆-林浚清。(島內散步攝)
嘉義的「魯熟肉」也就是一般臺灣民眾俗稱的「黑白切」,取自臺語「烏白切(oo-pe̍h-tshiat)」。雖然語中帶有「隨性」之意,但製程卻不如字面上那樣,第三代老闆林浚清說,豬肉從清洗、汆燙到刀法通通都有所講究。晨起上工後,光是清洗就要 3 小時,接著汆燙去腥,而刀法則是決定豬肉嚼勁成敗、最關鍵的一道手續。這門手藝傳承 90 年,背後是日積月累的日常工事。
若你對豬內臟避之唯恐不及,可以從老闆的自信之作「四大天王」挑戰起:粉香腸、粉豬肺、蟳粿及地瓜豬血糕。,其中「蟳粿」及「地瓜豬血糕」更是嘉義獨有的饕餮珍品外形神似玉子燒的「蟳粿」,是滑嫩蛋液混入麵粉、荸薺、豬油脂丁及多種蔬菜蒸熟而成的焦糖色方塊體,口感扎實綿密,蘸上店家特製的醬料,便是一道營養又開胃的佳餚;而擁有 80 多年歷史的「地瓜豬血糕」,原是先民用來補充鐵質的鹹品,如今已成為嘉義巷弄裡不可或缺的臺灣味。
▲ 黑白切「四大天王」:粉香腸、粉豬肺、蟳粿及地瓜豬血糕(島內散步攝)
此外,老饕必點的還有店內祖傳的四神湯,以淮山、伏苓、芡實及蓮子⋯⋯等藥材細火慢燉 12 小時而成,湯頭香氣四溢,每天限量 2 大鍋,一年四季皆供應。這間無名「魯熟肉」何以在東市場的角落裡屹立不搖?老闆卸下嚴肅面容,氣定神閒地說:「心頭抓乎在,毋驚樹尾做風颱!」老字號,不意謂著過時,而是信賴與記憶的傳承。
▲ 沒有名字的魯熟肉在東市場隱密的角落持續飄香。(島內散步攝)
東市場魯熟肉
▸ 嘉義市東市場飲食區 18 號,8:00 – 15:00,公休時間不固定
主辦單位| 嘉義市政府
執行單位| 島內散步、環時好室
影像拍攝| 忘情水男孩 劉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