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島內散步
是我們選擇了土地,還是土地選擇我們?如果我們的生命中,可以找到一塊地,然後深耕他,也許會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島內散步,來到宜蘭深溝,認識了慢島生活的賴青松大哥。2000年,青松大哥帶著家人來到深溝,慢下腳步與心情,開始了農夫的生活。在找到自己的人生,也完整了自己的生活。2004年,他和朋友發起「穀東俱樂部」,支持了更多素人返鄉務農,透過風險分攤與預約訂購,讓小農可以更安心的耕作。而2013年成立的新農育成平台「倆百甲」,讓更多友善農業的技術、資源可以共享,讓更多人在社群內可以互相支援與交流。
到2019年,慢島生活成立了!青松大哥帶著夥伴們集資成立公司,並把一間老屋做改造,成為食農活動空間。而在地人美虹姐則用慢島廚房,來分享自己親手製作的醬油、麻糬,讓慢島廚房來告訴大家可以怎麼吃的安心健康。不論是青松大哥、美虹姐,他們都在宜蘭找到自己心中的那塊土地,也被這塊土地、水所選擇。在生活中用心的耕作,希望把健康、友善的食材農作帶給大家,也讓下一代的孩子們可以永續的生活在台灣。宜蘭深溝的小農,可以說是台灣發展的新一代指標,不只聚集各種農法,也同時透過慢島生活社群的力量,讓更多有意願來此耕作的新農夫可以得到更好的資源與支持。
古稱「竹風蘭雨」,宜蘭除了多雨,也有豐富的伏流、湧泉,讓宜蘭成為沒有水庫卻也不曾缺水的縣市。深溝得利於水,因而聚集了這些農夫。除了務農,他們更希望教人們如何「慢」下來過一種慵懶生活,這樣的慵懶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漸漸消失,但慢其實並不是真的懶惰、不做事、不事生產,而是一種如何找到自己的節奏,讓自己不總是跟隨著城市生活的快步調與汲汲營營。其實務農是辛苦的,尤其在台灣慣行農法當道,撒農藥、除草劑、使用化肥是不少人的方式,除了影響食物本身,也讓耕作的土地難以恢復。在深溝,我們遇到的農人,願意花兩三年在土地上嘗試,只為了恢復這塊地的地力,重建生態。一塊土地能種植的、適合的作物都有其規律,唯有找到這些,才能讓作物復甦,讓土地活化,更讓昆蟲等願意來此棲息,成為完整的生態。
不論是樸門、秀明農法,友善、無毒耕作,每一位農人都會有所選擇與嘗試,當我們聽久了有機,其實更應該多認識不同的農法,對於農法來說,不只是耕作的技術,也包括生活的技巧與理念。舉例來說,樸門的概念還包括牲畜的飼養、土地區域的規劃、生活區域的規劃、建材的使用、生態廁所的打造,讓生活中每一個部分都能因應這塊地的特性,善加使用每一份資源。你有想過其實人類的糞便可以回收熟成後成為肥料嗎?在慢島生活就可以看到使用木屑混合的廁所,讓糞便成為好用的肥料來源,在每次上完廁所後不是沖水,而是將木屑倒入糞桶中混合,糞桶滿了則密封熟成。我們長年在都市中使用抽水馬桶,也許不知道,都市內的糞便需要經過非常高成本、耗費資源的污水下水道系統、淨水處理場才能夠加以處理。
這個秋天,可以一起來宜蘭深溝,慢島生活,走走。這是另一種生活,也許也是,你期待已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