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只在新竹

文/Hood To Coast 旅行列車

如果要選一座一天可以吃很多美食、看古蹟、走廟宇、聽故事的城市,而且限定只能用走路、單車,那麼新竹絕對是首選。

新竹市在很多人眼中很單調,但在行家、老饕眼中,絕對是值得一訪再訪的地方。特別是台灣很多景點雖然有名,但你去過一次就覺得差不多了。但新竹,有讓你想到就會再想去的那份魅力。

在這裡有個小撇步,假日早上十點之前,因為多數店家還未開始營業,這時最適合走在新竹巷弄中,且可以護城河為起點,能夠完完全全的浸入在城市早起的氛圍中,有老店、古蹟、護城河相伴。而在台灣要能找到一條完整的護城河漫步本身就很難,且要走在靜謐、舒適的河道邊,就更難了!

就是因為不大,才能感受滿滿的豐富

因為新竹市不大,僅以步行或是單車( Ubike )就能遊覽這座城市,但這並不表示這座城市不夠豐富。事實上,以城隍廟為中心,每個特點、景點、精彩之處都相當鄰近,例如市政府本身就是古蹟,範圍內還有美術館、消防局、東門市場、東城門、護城河,彼此之間步行都在 5 – 10 分鐘以內。

新竹市古蹟群除了有期歷史故事,更重要的是每個建築都有獨特的風采,不同的工法、裝飾,呈現出不同年代的風格樣貌,加上多數古蹟都有現代用途,沒有特定的園區、柵欄為界線,讓古蹟非常自然的融入市景。可以說,無意間走入下個轉角,就有可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而以城隍廟為起點,可以抵達的地方包含石坊街、中央市場、西門市場、北大教堂、長和宮、鄭氏家廟等。換言之,要想全部造訪所有市區景點,以走路來說,看似彼此相近,但因為點太多,反而需要更多時間,無意間讓步行成了健行。

而出了城隍廟核心市區,往東大路有眷村博物館,往竹科方向有取水口博物館等,則需要以單車代替,不遠不近的距離也正適合滿足運動需求,在不會太勞累的體能負擔下可以好好遊覽。

小吃攤廟口文化,更是一段段人文歷史

新竹都城隍廟位於新竹市北區中山路上,是市定古蹟,建於 1748 年,當時的淡水同知曾日瑛上奏清朝朝廷興建,並向地方士紳集資。城隍爺在淡新分治後升為府城隍-威靈公,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

至於城隍廟為何與小吃攤販緊鄰,甚至變成新竹市知名的場域,則當然有些故事。首先在台灣,廟口擺攤、做生意一直都是庶民生活的習慣與文化,而新竹城隍廟從日治時期就開始有攤販集中,當時日本政府也管制在特定範圍內設攤,並規定天亮後開始,日落前結束,因此便於移動的攤車開始出現。

廟前攤販也有少數是從日治時期便存於至今,足見這裡的廟口文化之悠久。國民政府來台後數十年,攤位的區域佈局逐漸確立,並在 60 年代興建鐵蓋,從露天變成半室內,至今也經過市府數次的整修。新竹知名的肉圓、摃丸,在新竹市內各有不同的老店、名店,有些人認為城隍廟多是給觀光客吃,但事實上,也有從小在新竹長大的人吃習慣城隍廟的口味。

但這也是新竹的特點之一,同一種料理,你能找到截然不同的口味,而總能找到屬於你的那一種。

如果城隍爺不許,就問問城隍奶奶吧!

既然是城隍廟,少不了各地香客、在地人來此祭拜、求願求籤。在 1803 年時,同知胡應魁將後殿改祭祀城隍夫人,讓城隍廟多了城隍奶奶,因此也有一說,若你在前面向城隍爺許願、求事不得要領或是被拒,可以到後殿求求城隍奶奶,城隍奶奶心一軟也許就會答應了。

城隍爺在廟宇的信仰中,最具特色之一就是依照地區等級而有所不同。地區可分成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而城隍依此分為福明靈主、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 1875 年,當時清朝新設之臺北府暫時置於新竹,所以這裡的城隍也由縣級「顯佑伯」改府級「威靈公」。

就像是陽間的官吏有分層級,城隍亦同,若升格時本身符合陽間官府的層級,則報備即可,但想要超越層級晉升,就要經過申請、核准,這部分的規定可以說是相當嚴格。

在歷史上 1889 年起新竹城隍廟公局以「晉封威靈公,新竹縣都城隍」的名義行文,而以「威靈公」名義判行。兩年後改「新竹縣都城隍」名義行文,以「都城隍」名義判行。從官方文獻可以見得其升等之變化,但關於此晉升有不同傳說,其一說是當年清朝批准新竹城隍廟舉辦法會,光緒皇帝欽賜御匾時再晉封新竹城隍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的「威靈公新竹都城隍」。

在建築與民俗中感受過去與現在的輝煌

因為城隍爺掌管陰間陽間的賞善罰惡,所以在佈置上會有古代衙門的風格。歷經多次翻修的城隍廟,在建築雕刻上,門前的龍柱是北台名師泉州辛阿救的作品,大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之作,也都是早年在相關技能上的一時之選,這一派的寺廟以台北龍山寺、鹿港天后宮及南鯤身代天府為代表作。

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正殿上方懸掛光緒皇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在歷史的名人加持之下,也讓城隍廟的色彩有了更多魅力,走在城隍也彷彿看到過去百年來的輝煌與變化。

在城隍廟除了肉圓、摃丸是基本款,還有ㄍㄜㄍㄜ羹,也就是相較於外面,更濃郁、口感更特別的魷魚焿,不少人獨愛此味與料理方式。而新竹在地還有一家老店水潤餅,其本店是市區外圍一家非常不起眼的雜貨店,而在城隍廟外的攤販是唯一有寄賣點的地方。水潤餅在全台灣只有這裡有,多數人愛好的是其散發出淡淡的麵粉香,相較於一般的餅,其水份較多且較軟 Q ,類似台語的「水軟水軟」,因而得名。

城隍廟吃小吃有個方便之處就是份量都不算大,吃完一攤絕對有胃口再吃下一攤(滷肉飯則另當別論)。但還是建議要保留胃口,因為種類實在太多,而且都值得一吃,要不就是做好再來一次的心理準備,畢竟要獨自吃完一輪並不容易,要不就是跟朋友相約來城隍廟, 2 – 3 人分食才有機會!

近代的生活記憶,眷村博物館

走出老城區,租一台Ubike,瞬間就能騎行在道路寬廣的東大路上,一個轉彎就能來到眷村博物館。新竹早年有47個眷村,包含陸軍、空軍、海軍、聯勤、警備、反共救國軍,因為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就地安置軍民,在經濟條件較不佳的情況下,「竹椽土瓦蓋頂,竹筋糊泥為壁」也體現了當時的克難精神,逐漸形成封閉的聚落與特殊文化。

在博物館內,也將當時的生活情境、食衣住行育樂、巷弄樣貌等保存,為人所熟知的眷村風格就是在一個小小的聚落內綜合了中國大陸各地各省的飲食、生活、教育、語言等各類背景與文化。

多數人對於眷村的印象會在飲食上,要說眷村的飲食,不能用美食來形容,因為好吃絕對是必然的。許多眷村的飲食來自中國大江南北,川菜、鄂菜、湘菜等都有可能見到,但因為眷村的家常、日常,而讓這些菜色有著各家的風格,再加上彼此交流融合,而衍生出更獨特的樣貌。此外因為早年美援的關係,麵食、水餃是常見主食,在眷村博物館附近、市區內,其實未必常見「眷村菜」餐廳,但某一間小麵店麵館、合菜館子、水餃館,可能就是某個眷村的子弟開的。

新竹眷村以東大路、延平路、光復路為主要分佈地點,許多眷村從村子名稱就可以看出某些端倪,例如陸光新村為陸軍眷村、空軍八村為空軍所屬,而多樣化的軍種部隊也讓新竹眷村的豐富色彩更為鮮明。新竹因為在日治時期具備特別的戰略位置,亦有臺灣本島最靠近中國大陸的距離特點,所以外省籍人口在早年較多,也是眷村比例高的另一原因。

而眷村博物館雖是以博物館為名,但畢竟鄰近竹科家庭多,所以室外的環境已打造為適合親子遊憩的場域,不只有一面眷村風格的美牆彩繪可以拍照,也有讓小朋友遊玩的間單設施。但新竹這幾年的變化,多了非常多讓家庭休閒的公園,可以說走個三五步就會看到一個,而且各自樣貌都不同,所以即使博物館外的區域人潮較多,往附近走個五分鐘,就又是另一個風格的公園。

城隍廟、眷村博物館「Hood To Coast」旅行列車活動的打卡點之一,從9月1日至10月22日,鼓勵大家深入新竹苗栗,感受山與風城的探索之旅,沿途共有8個停靠站,其他7個包含YYsports竹科概念店、南寮漁港、新竹巨城、南庄老街、蘆竹湳古厝、獅潭老街+鳴鳳古道。

活動期間只要完成各個停靠站之任務、掃描二維碼,就能抽Go Pro、Step Dragon淑女變速車、Orangeidea按摩槍、Fujifilm拍立得、NIKE DUNK密西根、新竹老爺雙人住宿券等優質好禮,只要完成4/8個停靠站任務,就可直接兌換(限量)YYsports購物金、專屬帆布袋!【活動已截止】

關聯文章:
發現南寮|用異國窯烤料理翻新老雜貨店—海屋咖啡
發現南寮|穿越木麻黃防風林,找到日治摩登海水浴場
發現南寮|造船廠裡吃海鮮不是噱頭,私房手路讓漁村永續

No tour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