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淡水 ,用河流照映台北的繁華

淡水的高樓,在過去 20 年的時間一棟棟地建起,從關渡一路往淡水新市鎮,從捷運淡水線開通到輕軌的完成,老街依舊是來到淡水人們聚集的場域。而沿人們所熟知的老街的河岸,不難看到如今的河岸適合遊客到此散步漫遊,卻少有人知道,曾經這裡其實舢舨船隻停靠的沙灘,更因為垃圾堆放等問題而充滿臭味,直到後來政府填河將此段人行道建出。

而對於老街,如同許多台灣的老街一樣,因為觀光與經濟發展,老街多半不是完全的最原生的老街,淡水真正的老街是位在福祐宮附近的重建街,是淡水真正開始商業活動的代表。

漫步一條沒有人潮的路

福祐宮早在西元 1782 年便建造,想當然是淡水最早草創的廟宇,當時由福建廈門沿海等地來到台灣的先民,因為渡海的波濤洶湧與祈求平安,也一併帶來了在地信仰湄洲媽祖,後在 1796 年重建落成。

從福祐宮一旁小路往上行,則會來到淡水清水巖,其和福佑宮、淡水龍山寺與淡水鄞山寺合稱為「淡水四大廟」。清水巖供奉清水祖師蓬萊老祖,祭祀閩南安溪高僧清水祖師。傳說蓬萊老祖神像在一次出巡時,曾顯靈落鼻示警,此時突如而來地震讓房屋盡毀,人們因為離家彼此走報、圍觀神像而得以無事,從此落鼻祖師一名就不脛而走。二戰期間有兩枚炸彈落在清水巖但未爆炸,居民也認為是祖師顯靈護佑,後移除火藥修成燭台,在正殿兩側至今還能看見。

清水嚴

在導覽老師的介紹下,才知道淡水清水巖的清水祖師神像和艋舺萬華清水巖是輪流供奉的,起因於中法戰爭時,法國艦隊與當時的清朝軍隊在淡水交戰,淡水人迎清水祖師佛像到戰場祈福、順利擊退法軍,淡水人認為該神像本為淡水所有,只是當時還沒有建廟宇供奉,所以暫時安置在艋舺;艋舺人則認為顯靈的清水祖師是由艋舺祖師廟借去的。日治時期經官方協調決定兩方共有、輪流供奉,農曆單月在艋舺、雙月在淡水,因應淡水大拜拜,五月、六月份兩廟互換供奉月份。如果有天走在淡水發現有人開車(騎車)載著一尊神像,應該就是換月供奉的時間。

清水巖正殿

淡水第一條商業街:重建街

從清水巖一路往淡水紅樓方向走,就可以經過重建街,作為淡水第一條商業街,在淡水開港通商、發展重心轉往河港之前,重建街就是一個淡水人的一生寫照,短短數百公尺的距離,看不見「老街」的人潮,卻能直接遠眺淡水河、觀音山,如果少了老街上的建物,可以想像這裡曾經能一覽整個淡水沿岸。

重建街

經過建於 19 世紀末期的淡水紅樓,如今已是古蹟中餐廳,使用在地食材並以「淡水八景」為題創造菜色。事實上,淡水八景就跟紅樓主人一樣,歷經數次變化,從清朝《淡水廳志》所列八景,因現在部分不在「淡水」範圍內改為「淡北八景」,後來淡水鎮公所秘書李育鈞再次發表淡水八景,直到 2011 年全民票選活動所選出新八景。而紅樓也從建造至今度過三個家族的經營,第三個德裕洪家如今也已由第三代經營,算是一個小小的巧合。

淡水紅樓

除了傳統居民信仰,淡水也因為是馬偕牧師在台灣的傳教起點,而留下了諸多事蹟與人文色彩。其中位在馬偕街盡頭的淡水禮拜堂,是馬偕 1872 年開設北台灣第一所教會淡水教會的如今樣貌,實際上馬偕在淡水傳教時從簡易的馬廄建築、民房開始,經過數次建造、改建,二戰後淡水禮拜堂仍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使用,並成為淡水指標性的教會,後再經 1986 年、 2009 年的修建成為今日的風貌,仿哥德式建築最顯眼的莫過於柱頭以小帽尖裝飾的尖塔,外牆以清水磚砌造,更成為一個亮眼的在地地標。

淡水禮拜堂

從淡水河認識淡水,從河流認識台灣

自 2017 年齊柏林導演過世後, 2019 年財團法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在淡水的得忌利士洋行開幕齊柏林空間,至今每年舉辦特展,將齊柏林生前的影像作品與故事,透過不同的主題呈現、傳播友善土地的理念,構築成一個聚焦於「台灣土地故事」的影像基地與築夢平台。而今年的第三號作品「映河」,更從河流的角度帶民眾理解台灣。

台灣雖然擁有眾多 3,000 公尺以上高山,卻也因為流短而形成山高水急,加上降雨豐枯懸殊、地質年輕,颱風、密集降雨也讓河流不只帶來生命,也以土石流、山洪等方式帶走生命。但事實上,從展中的照片與影像可以發現,河流是誠實的鏡子,反映大自然的美和無情,也照出人們的善與殘酷,人們的過度開發也改變了河流的樣貌,卻仍能看到河流在土地上帶給我們的種種力量。

齊柏林空間第三號作品「映河」

如同鄰近的淡水河,雖孕育出台北這座城市,卻也因為堤防、水泥的興建,讓人們與河流距離更遙遠。

「映河」主視覺以秀姑巒溪呈現,是齊導最喜歡的河流,也是離開的地方。從進入展場的第一瞬間就能看見這條讓我們喜歡卻也悲傷的河流,隨著地面上的波紋,展覽帶著觀賞者沿河而上,首先以峽谷廊道,直式構圖呈現水庫、峽谷等畫面的氣勢,帶出台灣河流給予人們的資源,以及人與河流共生的存在。

接著以沈浸式劇場的 L 型投影,讓人站在河流中感受空間錯置感,一旁以河流調色盤的色塊概念,顏色為軸讓我們看到污染下、濕地、颱風後等各種形式的河流,以及人類與河流相處所衍生出的各種樣貌、景觀。

沈浸式劇場的 L 型投影

從《見山》、《逐岸》再到今年的《映河》,齊導超過 60 萬張照片的留存,經過層層篩選與討論,呈現給這個社會、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也是齊柏林留給大家對於台灣山、河、海、城市、人的關懷,以及那還沒完成的使命與理念。

本文轉載自樹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