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散步大溪地方人物採訪

放大大溪|大溪媽媽游擊隊,撐起地方支持圈-專訪大溪文化協會簡秀雯

2023/05/18

圖:大溪文化協會前理事長簡秀雯,曾創業開咖啡廳,也是導覽員和故事媽媽(島内散步攝) 文:高穎婕 遊客如織的和平老街是許多人對大溪的初印象,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往老街尾端的福仁宮旁多走幾步路,就可能遇見截然不同的街景。在大溪航運興盛的年代,鄰近河岸邊的街尾有許多搬運工就近搭草屋居住,故在地人稱「草店尾」,現今又因蜿蜒好似迷宮而有「迷宮巷」之稱,樸素靜謐的庶民生活與富麗喧鬧的老街,僅僅一線之隔。...

放大大溪|發酵放大風土滋味  永續農場打造體內外友善環境生態系  —綠合農場

放大大溪|發酵放大風土滋味 永續農場打造體內外友善環境生態系 —綠合農場

2023/05/09

文:黃思敏 來到大溪,除了造訪保有各式歷史建築的老街區,品嚐豆乾、豆花等在地經典美食之外,若沿著大漢溪一路往南來到大溪的「近山區」(大漢溪右岸的河階台地),將抵達北台灣最大的有機農業專區-「康莊休閒農業區」。一般人可能並不知道,原來距離人聲鼎沸的大溪觀光街區不過數十分車程之處,仍保有這麼一座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有機村落。 在這裡聚集了一群堅持不施用農藥、化肥,以守護農村自然環境為念的小農,...

放大大溪|讓「用不壞的傢俱」傳承技藝與記憶—新玉清木器

2023/05/04

文:吳岱軒 大溪曾因精湛的工藝成為台灣的神桌市場上的首選,然而九零年代起因產業外移中國、低成本佛具傾銷回台,讓許多木藝行受到嚴重衝擊,紛紛退出市場,僅有少數店家選擇轉型,有的如老街第一間轉型複合式經營的協盛木器/姚茶館私房料理,發展餐廳的經營形式;有的如新玉清,以DIY體驗教室等面貌屹立於大溪老街區。 走進新玉清木器行,迎來的即是一陣撲鼻的木材香氣,老闆娘美麗姐自門前迎接我至店內最後方的迎賓空間...

城南開箱|保留時光的痕跡 用舊書開啟跨時代的交流 — 松林書局

2023/04/14

文:黃思敏 「賣舊書就是這樣子,就像是新興宗教,要慢慢佈道、慢慢解說,讓客人自己去摸、去看(舊書),在實作中體會文化的深厚。」松林書局第三代老闆蔡彤明認為,在網路電商、數位內容崛起,實體書店式微的當代,像松林書局這樣的舊書店,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圖:松林書局第三代老闆蔡彤明。 開張一甲子的舊書店  跨時代知識交流的場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