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現場|台北迎城隍祭典系列導覽

※照片由台北靈安社提供
 
 台北迎城隍 
 
1853年艋舺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帶著原鄉守護神霞海城隍爺落腳大稻埕,1859年於現址興建台北霞海城隍廟。1879年大稻埕已因茶葉貿易外銷而逐漸興起,大稻埕穩坐台灣北部最重要的商業及貨運中心,地方仕紳為感念城隍老爺的庇佑,由民間發起遶境,沿街店家擺香案迎接,信徒蜂擁而至,故有「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之俗諺。
 
後來,因現代都市發展影響,台北商業重心轉往東區,及台北廟宇與地方關係不若以往緊密,策劃每年霞海城隍遶境的祭典協會已經停止運作,代表信徒參與的八將會、八將團則已不復見,2006年開始遶境活動改由廟方主辦,加上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廣受媒體報導,相信多數台北人僅知道大甲媽祖、而不知台北城隍。近年廟方因故未舉辦遶境,但台北靈安社、台北雙連社依然會在五月十三迎請城隍老爺進行遶境,而在地方有識的努力之下,八將團也將在今年睽違28年復出。
 
今年島內散步推出「暗訪忙什麼?軒社子弟幕後故事集!」、「台北靈安社迎霞海城隍遶境導覽」兩條主題導覽,帶大家深入淺出認識大稻埕在地的霞海城隍信仰文化。
 
※現在只要報名「台北看熱鬧」任一系列導覽即加贈「為什麼不該錯過台北地區大拜拜?」總論講座!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暗訪忙什麼?軒社子弟幕後故事集! 

過去,城隍老爺在五月十三出門遶境之前,在自己的轄區內進行「暗訪」,這天城隍老爺不出門,會派謝范將軍等得力的助手們,在小巷弄間進行「掃黑」任務。要完成一趟任務,不但有許多特殊的儀式,在進行的過程中,除了陣頭人員齊力支援,往往需要集結整個地區的資源人力,在各式各樣的產業商行齊力支援下才得以辦成。

近年,雖然廟方因故未辦理暗訪,我們能藉由難能可貴的機會,邀請往年在祭典期間總是擔任第一線的台北靈安社總幹事吳柏勳老師,帶我們實地走訪暗訪的路線(節錄),一同回到舊地,聊聊台北靈安社在進行暗訪的幕後花絮,以及地方上的趣聞,靈安社的裝備有哪些特徵?除了軒社以外還有哪些產業店家也會一同協助?藉此機會和大家聊聊當他們出任務時,沒機會跟我們分享的細節及心情點滴,從不同的角度,看見台北迎城隍這項無形文化資產的在地記憶。

將帶領你一路走訪:
  • 介紹暗訪的意義、台北靈安社的陣容與特殊裝備
  • 實際走訪夢幻「台北八將團」的復興基地,聊聊復育將團的心路歷程
  • 走在隊伍先鋒、炒熱氣氛兼具開路除煞功能,像棵會移動的聖誕樹的「鼓亭」,居然是一種「職業」!
  • 期間限定!平常被奉祀在城隍廟裡,只在農曆五月才能完整一睹帥氣英姿的文武二判官神將
  • 聊聊在不同年代,地方子弟在幕後對城隍老爺的信念與付出

🏮適合族群:看熱鬧之餘認識在地信眾、單位參與祭典的視角,想知道在地與霞海城隍信仰連結、故事的人


 2023 台北靈安社迎霞海城隍遶境導覽 

台北迎城隍的習俗百多年來,大稻埕地方人士陸續組成北管子弟社、八將、獅陣參與遶境活動。大稻埕共有八大軒社,最老資格的台北靈安社於1871年成立,七爺八爺老祖神將至今已逾150歲,一百多年來累積無數重要文物,每年準備不同的旗幟參與遶境活動。

除了軒社,信徒為了還願,成為將腳自行準備裝扮、操練陣法,於祭典中隨侍於城隍爺駕前,1978年演變成八將會及1987年成立的八將團兩個組織,遶境時兩團在服裝、道具、聲勢上互相拼搏,熱鬧非凡。可惜二十多年前八將會已解散,八將團則停止運作。

今年八大軒社最老資格的台北靈安社,將在農曆五月十三迎霞海城隍,將由資深民俗講師張家珩老師,帶大家台北迎城隍祭典的意義與發展脈絡、認識台北靈安社的陣容和看點,最機會難得的是,有機會在路上一睹睽違28年復振的夢幻將團「大稻埕八將」的廬山真面目!
 
 
將帶領你一路走訪:
  • 介紹台北迎城隍的脈絡、意義
  • 台北靈安社營霞海城隍的陣容與看點
  • 一賭睽違28年復振的夢幻將團「大稻埕八將」光彩
  • 資深民俗老師帶路追陣頭,邊看邊解說,讓你第一次看熱鬧就上手
🏮適合族群:想看暗訪的陣頭隊伍,進一步認識陣頭意義和看點,但自己逛廟會容易迷路,希望有行家帶路攻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