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走走|檳城四日:立足海上十字路,一探南洋華人的鄉愁
時長: 4 天3 夜
價格起: NT$16,900
名額: 25
集合出發: Hotel Neo+ Penang
若你從未到訪過檳城,或許會對這個地方充滿南洋的想像,但踏上這片土地後會發現,街角的任何一處都充滿令人熟悉的場景:閩南語、中式建築、古早味的街屋,卻又帶點不太熟悉的語言、混和著其他族群特色的風格。檳城是認識華人移民文化的絕佳選擇,你能在這裡找到許多與台灣相似的地方,同時又能體驗南洋、西洋的異鄉風情。
島內散步帶你體驗
🏘 從移民聚落到寺廟,看多元族群如何凝聚向心力
🥘中式、印度、福建料理等大飽眼福的美食選擇
🕌金碧輝煌的富商豪宅,見證海上貿易的繁盛
東南亞是全世界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18 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開拓檳城作為海運的往來中繼點,吸引許多人至此發展商業貿易,移民者也將原鄉信仰、宗祠廟宇、社團和商會組織移植到新的土地。當時多數華人來自福建和廣東地區,因此今日在檳城首府喬治城(George Town)所見的街道建築、生活風景和民俗,充滿著台灣人熟悉的閩式風格,甚至隨處可聽到熟悉的閩南語。
此趟旅程由輔大宗教學系講師張家珩老師帶領,前往檳城喬治城體驗這座具有歷史風味的古城,從各族群的傳統建築、宗教設施看見多元移民族群的生活,更進一步看華人移民在心靈層面、社交層面、藝術層面及生活民俗層面所保留下來的文化軌跡。
【第一日】初識檳城:熟悉檳城街屋、海上居民與華人小吃
下午|NEO+ PENANG飯店check-in
傍晚|NEO+ PENANG飯店 → 水上人家姓氏橋,認識檳城特色街屋
晚餐|於三條路(Lebuh presgrave)自理
住宿|NEO+ PENANG飯店
姓氏橋是一處海上橋狀木屋區、以姓氏命名的水上村落,各橋以華人姓氏宗親分而聚居,保留了傳統的華人建築風格,更充分展現海上居民的生活特色。這裡是來到檳城不可錯過的景點, 2008 年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白天和夜晚時分的景致相當不同,除了打卡踩點,更適合體驗過往左鄰右舍皆為同姓宗親、互相扶持的歲月。
如果夜晚時分想體驗在地夜生活,三條路上的夜市聚集許多攤車,有令人熟悉的台灣夜市景象,在這裡可以吃到經典的華人小吃:炒粿條、福建麵,體驗在地居民日常飲食。
【第二日】海上運輸的匯聚之地:多元民族文化爭豔綻放
上午|參觀廣福宮觀音亭→大伯公街五屬福德祠→檳城台山寧陽會館/武廟→小印度
午餐|北印度料理「Restoran Karaikudi」
下午|沿和諧街漫步及介紹:馬里安曼興都廟→甲必丹吉靈清真寺→韓江家廟→葉氏宗祠(以上不入內參觀)→寶福社大伯公廟
傍晚|參觀龍山堂邱公司
晚餐|於海墘飲食中心(The Jetty Food Court)自理
住宿|NEO+ PENANG飯店
檳城早在15世紀已經以「檳榔嶼」出現在《鄭和航海圖》中,持續與中國有通航貿易。18 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啟後,東亞、東南亞、南亞移民匯聚於馬來西亞各處,其中一處便是作為重要港口據點的檳城。
中國沿海居民在此時期也大量來到檳城,並將原鄉信仰帶往新的土地。人們因為有共同的信仰和地方凝聚力,讓寺廟成為華人的信仰及社交中心。第二日我們將踏上以多元宗教場域聞名的和諧街,造訪喬治市的華人宗祠廟宇,看華人移民在動盪與變化之中,心中對原鄉神明的崇拜、敬畏和對新家園的祈福。
喬治城除了華人族群,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的馬來裔、印度教的印度裔也是馬來西亞重要的族群,錯落於喬治城各處了清真寺、印度教廟宇等也象徵著不同族群的凝聚中心,更能深刻感受馬來西亞多元文化共存、爭豔共榮的特色。
【第三日】華人聚落與宗祠:文化、社群的世代傳承
上午|升旗山長慶天公廟、城隍廟
午餐|中式料理:德成飯店(TekSen Restaurant)
下午|清真寺、印度廟
晚餐|唐人厝 或 娘惹餐廳(Bibik’s KitchenNyonya Cuisine)
住宿|NEO+ PENANG飯店
Photo Creditⓒ張家珩
華人的宗教信仰中,除了各地因應不同環境而產生不同的神衹信仰外,共同的信仰、儀式、慶典也能凝聚地方族群。喬治市的長慶天公廟與城隍廟皆是當地華人重要的宗教信仰場域,但其所代表的意義、供奉的神祇以及在當地文化中的角色卻有所不同。
長慶天公廟主祀華人傳統信仰中的最高神祇:玉皇大帝(天公),建築於檳城最高的升旗山,展現天界最高權威的象徵。不只在農曆過年時節會有許多信徒多前往祈求平安、健康、財運等,平時更是當地居民避暑、接觸大自然的好去處。另一方面,城隍神是掌管城池的守護神,與當地社區的聯繫緊密,負責庇佑百姓、處理陰陽事務。雖然華人移民來自不同原鄉、所屬不同宗族,仍然需要面對共同的社會秩序、地方安全、生老病死議題,當信仰成為不同族群的共通點,便能更上一層擴大人們的凝聚力。
【第四日】真正的落地生根:華人移民與原民的文化融合
上午|娘惹博物館、慎之家塾
午餐|仁愛堂
當移民社會在逐漸落地生根,由子孫後代傳承原本的生活習俗,更增加與當地原有族群交流和融合的機會。華人與東南亞原住民混血融合產生的峇峇娘惹文化,是馬來西亞獨具一格的文化特色。19 世紀末檳城的「甲必丹」鄭景貴是峇峇娘惹相當具代表性的人物,同時更是著名的富商。其宅邸目前作為娘惹博物館,建築內部的擺設有中式的桌椅搭配西洋的水晶吊燈,或是西式的磁磚地面與中國風的門窗牆面,既衝突卻又融合得恰到好處,讓整座建築裝飾得豪華絢麗。
鄰近娘惹博物館的「慎之家塾」是鄭景貴的家祠,更充滿粵式風格,台灣著名古蹟專家李乾朗曾說過:最美的中國粵式建築不在廣東,是在鄭景貴的「慎之家塾」。這兩處不僅呈現移民文化的融合,更可以說是檳城華人歷史的華麗篇章。
帶路人 張家珩老師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與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兼任講師,教授宗教資訊應用與創新課程。十餘年台灣各地遶境陣頭田野調查經驗,同時也是一位熱愛民俗文化的攝影師,以攝影作品將台灣傳統文化資產豐富的面貌展現出來。曾擔任《最強天后》、《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創作集》、《守娘》等多部作品民俗顧問及撰文。
【住宿資訊】
檳城尼奧飯店 Hotel Neo+ Penang (或同級酒店),兩人一間
主辦單位|島內散步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品保:北 2500/註冊號:甲 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