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臺灣校園鬼故事考》:校園實境導覽版
時長: 2 小時
價格起: NT$400
名額: 25
集合出發: 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
大學校園,學術氣息濃厚、步道綠意盎然。但在這樣看似理性的學府空間裡,卻流傳著各式各樣的靈異故事——為何鐘聲要敲21下?女鬼的傳說從哪裡來?還有那些永遠住在宿舍某間房裡、半夜才會出現的「室友」……
這些故事不是課本內容,卻在每一代學生間口耳相傳。
它們流動在校園的空氣裡,在走廊、宿舍、湖畔與鐘聲之間,提醒我們:校園不只有知識,還藏著情緒、禁忌與青春的幽靈。
今年鬼月,島內散步邀請《必修!臺灣校園鬼故事考》作者謝宜安,和你一起重回到學校,重新回味那些你求學時代聽過的校園怪談,用雙腳找回那些藏在記憶與故事之間的文化線索。
島內散步將帶領你一路探訪
🏫 從校園鬼故事的空間偏好,發現故事其實「很台灣」
📖 一個讓人留下印象的鬼故事如何被產生
👻 為何都是女鬼?從壓抑到自由戀愛的社會風氣轉變
行程路線
【出發】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 (集合)→ 宿舍 → 傅鐘 → 醉月湖 (解散)
校園宿舍:鬼故事的起居空間
你以為鬼故事都發生在墓地?在台灣,最多鬼故事的地方,其實是學生宿舍。那是我們住過、哭過、戀愛過的地方,也是青春最密集的壓力鍋。無數「那間房間出過事」、「走廊上聽到腳步聲」、「宿舍窗戶外的人影」等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長出來的。你有想過為什麼嗎?
校園中的「特定空間」,總有些說不清的故事
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一個曾經讓人避而遠之,或功能不明確的校園角落。也許是多年未使用的教室、總是故障的廁所、又或者校園裡獨特的造型建物。這些空間,往往處在人少、燈暗、氣氛特別的地方,總讓路過的人不禁想多看一眼、又趕緊移開目光。久而久之,故事開始流傳,而這些空間,也在每個學長姐的口中被一代代記下、增添,因應當下學生既有的認知與文化背景而不斷被「補充」與「合理化」,成為難以抹去的「校園傳說」。
那些留在校園裡的「她們」
在許多台灣校園傳說中,「女鬼」似乎總是佔據主角位置。她們可能出現在宿舍、湖畔的小徑旁、鐘響之後的廣場中央。這些女鬼的故事,從來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她們的出現,似乎總有幾分悲傷、幾分浪漫、幾分難以言說的孤獨。曾幾何時,「為愛殉情」被當成一種忠貞的象徵,但我們也開始懷疑——為什麼總是她們?為什麼總是年輕的女生,成為無法離開的那一位?
校園鬼故事不只是嚇人的故事,它們藏著一代又一代學生的情緒出口、對青春的想像,以及時代文化的折射。走在熟悉又陌生的校園裡,那些故事彷彿還飄在空氣中,等待著被重新講述。這場導覽不是試膽活動,也不是靈異追查,而是一次重新回到「學生時代」的文化探尋。我們將一起用更敏銳的眼睛與耳朵,聆聽那些被遺忘的聲音,看見藏在校園角落裡的記憶。或許你會發現,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從來不是鬼——而是我們如何面對青春、壓力、孤單,以及那一段從未說出口的情感。
【客製永續旅行】歡迎 ESG 客製預約|員工旅遊、Team Building、DEI 企業方案、ESG 志工服務
島內散步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品保:北 2500 / 註冊號:甲 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