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一個人的赤峰散策時光
部分照片由台北晶華酒店拍攝提供。
「叩叩叩」敲敲打打的聲響曾經是赤峰街從早到晚不停歇的頭號聲響,不知何時就謠傳出了打鐵街的稱號。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文青」一詞復活。
文青是一種生活品味的體現,2003年蘑菇從一家設計公司開始,最初只是看個電影路過,哪裡想過會就這樣駐紮赤峰街十幾年歲月?商圈的轉變,逐漸讓標題式的呼喊消失,思考更多消費者意識。
千奇百轉的巷弄中,時而新時而舊,有時候一個轉彎就能撞見心目中那間理想的獨立書店。「春秋」這個名字,不禁令人好奇,好奇她的身分、她的由來。而這個街區,卻有太多這樣的地方等著被你我發現。
光點是構成電影畫面的最小單位,電影是日常的一部份,而日常是走入街區,在散策中用全身的感官去體會。
若說已經看遍了世界上的美,古董珠寶也許是另一個新世界。或許昂貴,但並非觸不可及,重要的從來不是金額,而是由衷喜愛。誰能想到綠磁磚的老屋裡放著維多利亞時代的珠寶呢?
午後,走進這一條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弄,鼻間充斥著咖啡香、甜點味,逛不完的古著與金工藝品店隱藏其中,每走一步都是驚喜,猶存的老洋樓更添幾分風情,帶著挖寶的心情,探訪赤峰街區不同時代的故事與性格鄰居。
結束後不妨回過頭去,再訪一次那些已經默默收藏在你心裡的好處所。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臺北市商業處、台北晶華酒店
執行單位:島內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