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 76 週年|從臺北 228 事件到白色恐怖

西元1947年2月27日,傍晚時刻,一群大稻埕的士紳們正悠閒的在天馬茶房裡喝著茶。突然外頭一陣喧鬧,出門查看,竟是一名婦人滿頭是血的倒在地上;隨即不遠處又傳來一聲槍響,一名年輕人應聲倒地... 現場驚慌失措,有人跑著,有人憤怒後吼叫,有人哭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還不知道。而他們更不知道的,當天只是一連串鎮壓的起點。

2月28日上午,憤怒的民眾集結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卻遭官方開槍射擊引起傷亡,現場哀號四起,拔腿就急著逃命,甚至躲進水溝裡,全身發抖著祈禱能撿回一條命。部分憤怒的民眾們上街包圍專賣局,將存放的菸酒全數搬出街外燒毀部份的人眼見事態嚴重,立刻衝進台北放送局,要求播放台北市內正在發生的慘案,事件才終於被傳開,怒火蔓延到全島。外省民眾和臺籍民眾衝突不斷。

雖然事件後地方仕紳隨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協商談判後,各地衝突稍緩;但陳儀早已決定要強硬處理,仍向時任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自中國大陸調派軍隊增援。增援軍隊於3月8日起陸續抵達臺灣,在各地展開武力鎮壓,1949年頒布戒嚴令,臺灣民眾活在白色恐怖之中。

這些我們絕對聽過,卻又不甚熟悉的歷史,隨著時代改革,越來越多的二二八與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史料得以被公諸於世,生活在現在的我們才能有機會深入一窺事件的原貌。其實歷史的痕跡就在我們身邊,例如:位在大橋頭捷運站旁的「延三夜市」大家很熟悉也常常去吃,卻鮮少有人知道夜市旁邊的不義遺址-保密局北所(高砂鐵工廠)深藏著白色恐怖時期的人權悲哀故事。保密局南所(現今台北市延平南路 133 巷處),曾是拘禁板橋林家林熊徵的帳房總管許丙的地方。而在7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將再一次的走回街上,聽見那些沒有被寫在教科書上的故事⋯⋯

臺北228路線導覽分為A、B兩條路線,兩條路線走訪不同,A路線為台北城內B路線則為大稻埕內,路線請參考右方"行程內容"欄位。

>>>二二八事件 76 週年系列導覽
臺北城黨產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