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編輯/沈佾庭、陳玩臻、陳靚華
文字編輯/下港女子
家傳三代的嘉義古早味小吃
西市魯熟肉成立於 1942 年,最初在西市場的外圍以流動餐車的形式擺攤,就在目前攤販前的那根電線杆下。隨後逐漸發展成固定店面,創辦人為蔡銘豐先生的爺爺,目前經營者是蔡銘豐先生,而店門口招牌的「金鐘師」則是蔡老闆的爸爸。
魯熟肉主要是各式各樣的涼魯切盤,其中也包括許多豬肉臟的部位。這種烹飪方式的由來是因為過去食物保存不易,透過鹽滷方式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




各式涼菜的組合,一定要配上獨門調味醬。(島內散步攝)
蔡老闆的爺爺原本是總舖師,利用空閒時兼賣魯熟肉來養家活口。蔡老闆從小就跟著爸爸做生意,後來因緣際會到上海工作。因為被媽媽要求回來接家業,他才回到嘉義經營西市魯熟肉。
經歷上海台商餐廳工作的經驗,讓蔡老闆對於「現代化」有所體驗。因此在接手「西市魯熟肉」這塊招牌後,開始落實在申請商標、為商品投保和網路宅配等方面。
食材口味講究守舊如舊,如傳承阿公那代自己熬煮的沾醬,連在豬血糕內加入番薯籤的餐點,也是從阿公時代一路流傳至今的經典菜品。然而,蔡老闆依然在保留老味道的基礎上,開創了一些新局。例如,觀察到西市場附近有很多上班族,因此在菜單上增加了現代人喜愛的飯類和麵類,以搭配魯熟肉。此外,他還另外研發了用阿里山烏龍茶煙燻而成的二延肉,吃起來帶有一股淡淡的茶香。

除了切盤涼菜,也少不了現點現做的餐點。(島內散步攝)
雖然餐點看起來賣相平凡,但蔡老闆對大家吃進去的味道有信心。多年來,他總是謹記著家中長輩的叮嚀:「你自己敢吃的,才可以賣給別人吃。」

點亮了燈籠,香味四溢在市場的角落。(島內散步攝)
西市魯熟肉
▸ 嘉義市西區國華街 245 號 6 區 2 號,10:30–19:30,週三公休
【二通圈生活節】
端午連假 6/8 - 6/10 感受二通的獨特魅力,一起圈作二通人!
從最日常的生活場景出發,發掘嘉義二通街區的獨特魅力,透過 2 條散步小旅行、 3 場劇場演出、 6 種手作體驗、 9 個空間開箱,發現二通處處有驚喜!

主辦單位| 嘉義市政府
執行單位| 島內散步、環時好室
影像拍攝| 忘情水男孩 劉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