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典|從3奈米到300年:走一趟新竹的核心記憶體
時長: 2 小時
價格起: NT$500
名額: 25
集合出發: 新竹火車站
說到新竹,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護國神山、晶圓製程、到處都是工程師的科技城?還是學生超多的大學城,或者貢丸米粉的發源地?其實,新竹比台北還早 150 年建城,是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老城市。近幾年,更悄悄把不少老建築、古蹟、護城河,一個個修好、活化,讓這座城市重新打開——不只科技,還有人情、文化跟生活感。
這趟散步,我們從全台最老的車站——新竹火車站出發,順著護城河、走進古城門、穿過市場與街區,用雙腳讀取新竹這座「核心記憶體」裡,藏了 300 年的日常故事。
❐ 島內散步將一路帶你探訪 ❐
🔍 揭開北台灣最早城市的開發密碼|原來科技城的根基是文化古城
🧱 走進設計迷最愛的建築廊道|在美學實驗場裡與時間對話
👵🏻 尋找在地人才知道的老味道|一口小吃、一段回憶
❐ 行程路線 ❐
【出發】新竹火車站 → 護城河親水公園 → 東門城 → 新竹州圖書館 → 影像博物館 → 東門市場 → 新州屋 → 新竹第一街 → 中央路店家 → 新竹都城隍廟【結束】
城市的核心,不只藏在晶片裡
你知道嗎?新竹火車站不只是一座百年建築,還是新竹人共同的記憶開機點。從歐式復古到近年的減法設計,這裡是一座活著的美學地標。附近的舊城區則像一座時光資料庫,一步一風景,都是留歐建築師留下的城市編碼。
坐落在護城河邊的新竹州圖書館,是為了日本皇太子巡視台灣而特別興建的。從外觀看起來典雅莊重,但其實裡頭設計超前感十足,堪稱百年前就走在時代前面的建築!今天的它,依舊低調又迷人,是老建築迷與設計控私藏的口袋景點,也是來舊城散步時最值得停下來細細感受的地方。
你很難想像,新竹的第一間百貨公司,早在 1930 年代就開幕了!創辦人當年特地跑去日本取經,打造出這棟當時最時髦、最有現代感的「新州屋」。 2023 年底它重新翻修亮相,保留了當年的建築線條,也加入了新的策展與選物空間,變成舊城區裡最有氣質的新據點。走進去逛逛,不只是購物,更像是在打開一段老新竹的生活方式。

穿城門、巡河邊、鑽市場,新竹其實比你想的更好讀取
說到古蹟,很多人會以為是「只能遠觀的歷史課本」,但在新竹,這些老地方早就成了日常的一部分。你會看到學生在東門廣場跳舞、散步的居民沿著護城河慢慢走,整座城市像是一塊還在跑的文化硬碟,資料豐富又動態更新。而一旁的市場,則是另一種風景:傳統與創新交錯、柴米油鹽與異國風味同框,讓舊城不只走得慢,也吃得很潮。
東門城這座從清代保留至今的城門,是竹塹古城僅存的幾處遺跡之一,但它不是只能拍照打卡的古蹟,而是真正融入新竹人生活的公共空間。白天有學生在廣場跳舞,晚上則是散步、約會、放空的好地方。這裡沒有博物館式的距離感,反而像是新竹人共同的門口記憶。
曾經是全台最大的傳統市場,如今的東門市場成了年輕人創業的新舞台。你可以在這裡吃到台式、日式、韓式、港式,甚至還有文青選物店藏在巷角。有人說,這裡根本是「新竹版的微型世界美食街」,不只好逛,也好吃,更是新竹最能感受「文化更新中」的鬧區之一。
城隍廟吃不夠?來這裡開箱新竹人的口袋名單
每次到新竹只在城隍廟廣場吃完就閃人?那你真的錯過太多。這次我們不只是吃,更要鑽進巷子裡,去拜訪那些陪伴新竹人長大的老店——像快 60 年的枝仔冰店、新竹最早的文具店,還有賣古早味的傳統糕餅店等。
跟著我們散步、跟老闆們聊聊天,一起打開這些藏在城市角落的生活片段,也許你會發現:原來這裡不是只有 3 奈米,還有很多細緻的人情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