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巡田水|東北角單車野餐行,濱海一日園藝師
時長: 7 小時
價格起: NT$1,550
名額: 20
集合出發: 福隆火車站
說到園藝,可能會想到種在陽台、公園、人行道上、在緊緊有條的都市中整整齊齊的綠地。而你知道四面環海的臺灣,濱海也很需要園藝嗎?!
每次前往沙灘時,我們往往直視海洋、而忽視沙灘上的那些濱海植物,你認識他們嗎?跟著我們走進實地一同認識台灣沿海植物樣貌、實作打理這些植物的小撇步、挑選濱海植物化為手作材料,將一整日的感受帶回家,從今天起不只認識『龜背芋』,還能說出『林投樹、海米…………』
島內散步將帶領你一路探訪
🌳 一日濱海植物園藝師|認識海岸特殊植被X林投樹筆刷手作
🐾 河海交界的山城秘境|舊社聚落故事X三千年的生活腳印
🍱 河畔野餐午食|山海特產入菜X時令風味野餐盒
行程路線
09:50-10:00【集合】福隆火車站
10:00-10:30 單車踩街,前往河海聚落
10:30-12:30 河海交界的小山城-舊社聚落導覽
12:30-13:30 雙溪河畔午食X里海食堂
13:30-14:30 海濱植物獵人X認識台灣沿海常見植物
14:30-15:00 採集外來種,維繫河海生態系平衡
15:00-16:00 林投樹筆刷手作體驗X河口午茶慢生活X單車賦歸
16:00-16:10 【解散】福隆火車站
一日濱海園藝師,認識台灣海岸植物
跟著在地帶路人的腳步,走近海邊,認識台灣沿岸保安林會看到植物,哪些屬於台灣原生種,哪些是外來種會影響環境生態,造成原生種滅絕,一同作為園藝師,清整台灣海岸線。
近百年前設置的保安林,利用濱海植物自身的防風固沙特性,以非人為的方式與自然對抗。長年濱海林地禁止採摘、開發,保留了許多獨特、稀有且瀕危的海濱植物。保安林一直守護著舊社聚落,在地社區也積極地透過移除外來種、淨灘、復育、巡護等行動,來保護沙灘上的瀕危植物。
漁村生活學,濱海植物變筆刷
從海邊走回社區中,帶路人分享在地人早以發展出與沿海植物共存的生活學,運用植物的不同的特徵,製作成各種工具。
其中林投是常見的濱海植物,為聚落擋風、守護海岸線等功能。過往居民則是會將不同粗細的氣生根切下、敲開後作日常的刷子、油漆刷使用。現在則可以化身為實用且環保的小清潔刷,來當個漁村生活智慧王!
溪畔海風午食,山海物產野餐盒
往雙溪河出海口遙望,另一頭隱身濱海公路及雙溪河旁的小小山城秘境-龍門社區,藏著許多民族踏上台灣的「第一個腳印」。其中舊社聚落,掌握河海交界的地理優勢和天然資源,曾經繁榮一時。除了牽罟、捕鰻苗等漁業,還有溪駁、渡船等河上商業活動,甚至曾設有海關!
走進隱藏社區的貓咪樂園、起起伏伏的「街仔路」、高掛浮球的生活場景,享用社區媽媽以雙溪河水滋養的貢寮水梯田稻米、在地水產等食材準備的「低碳足跡在地特色餐」,河岸生活等你來一探究竟!
河海交界的小山城,舊社聚落導覽
雙溪河乘載著食衣住行育樂的水岸記憶,濃縮在舊社內保留的石頭屋「沙壀厝」,過去人們就地取材蓋的河邊石頭屋,與海邊的石頭屋,有什麼不一樣呢?
很多人知道福隆沙灘,但很多人沒聽過在沙灘旁邊有個社區叫龍門(在地人稱「舊社」)。舊社,被大海及河川夾著的小沙丘山城,靠海那側有著許多民族踏上台灣這座島嶼的第一個腳印,他的命運更是被另一側的雙溪河所掌控著。跟著曙旅走進社區,認識被河川、大海滋養的秘境。
單車踏足龍門吊橋,以河的視角看世界
雙溪河曾為東北角重要河運據點,從海駛向內河的大船在此換成換小船,沿流域的雙溪、貢寮、龍門村都因為這條河運而興起。
站在龍門吊橋正下方,以前是舢舨舟停擺處,沿河而上,波光粼粼的河水更曾支持著水力發電與水產的發展。然而,曾經繁華的河運小鎮為何沒落?為什麼夏季沙雕活動開始缺沙、福隆漁港不能停靠?曾在舊社長大的一段生活記憶,帶大家一探究竟。
*本行程特別感謝曙旅工作室、龍門社區的協助支持*
主辦單位|島內散步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品保:北2500 / 註冊號:甲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