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七月是民間俗稱的「鬼月」,相傳在這個特殊的月份,「好兄弟」會從陰間地府回到陽間「放暑假」,享受人間的香火。
鬼月全台各地有不同祭典與樣貌。而這些祭典與種種民俗文化,除了來自民間的參與外,更是有著職人為各場祭典打點、準備,使得無形文化、故事能被有形的載體記錄下來,也使普渡派對能人神鬼「賓主共歡」。
農曆七月,島內散步除了民俗現場追祭典,線上專欄更是追農曆七月期間特別忙的職人們:糊紙、道長、糕餅業、以及趁著此刻,介紹大體修復師給人們認識。島內散步邀請職人開箱他們的工作,讓我們打開對農曆七月更深一層的認識與想像。
《你看到了嗎?鬼月,不只是鬼月:台灣中元普度特有的人情味》

《度化眾生,穿梭於人神鬼界的溝通使者:解析道長的日常》

《一紙一竹打造出最誠摯的祝福:走進農曆七月的糊紙職人世界》

《從壽桃到佛手:全年陪伴的好滋味 十字軒餅舖》

《修復亡者,也修復家屬的心——遺體美容修復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