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婚法通過,近日社會討論已從法律權利轉向更為踏實的家庭與社會實踐。不論是同性戀、異性戀,都有人生的高峰低谷,這些生命歷程不該因為性別而有不同。這場訪問正是希望透過敏迪與小花的故事,理解關係裡不再用性別貼標籤,伴侶議題去除性別角色,能看得更清楚。
敏迪與小花在2025年5月登記時(搭配超大咖的證婚人),曾登上了台灣google熱搜排行榜第四名。這對伴侶——以生動深入的國際新聞評論著稱的敏迪,以及印花樂共同創辦人小花——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敏迪心裡有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強大吸引力法則,像是一艘戰艦,直直往前。小花則更像一個錨,內斂、善於陪伴與照顧,負責關係和家庭的穩定。台上,是在各自領域閃耀的文化人;台下,這段從同事、戀人到伴侶的十二年旅程,其中包含敏迪私下練習六年的試婚,終於成為彼此的人生伴侶。
兩人的成長:放下比較心,「放心當對方的拖油瓶」
這對伴侶現在各自在事業上發光發熱,敏迪和小花經歷了許多伴侶都會面對的挑戰。但 COVID-19 ,讓這份挑戰變得格外尖銳。 疫情對印花樂有巨大衝擊,生意面臨許多挑戰,而當時敏迪因國際觀察曆獲得成功與掌聲,成為所謂「日曆富翁」。在這樣的情景下,小花直言「另一半的成功會加深自己的挫敗感,也很難真心接受對方的分享。」在這種狀態下,過去對這對情侶而言一直以來很成功溝通方式也不再有用,生活有更多摩擦,雙方心裡難免會產生一個疙瘩,「因為講什麼都會對照到自己的狀態,充滿了難以忽視的比較心」。
但正是這場風雨,催化了關係的轉變。小花隨著公司的狀態恢復成長和兩人不斷地溝通,自己也體會到:「其實我沒有那麼好也不會怎麼樣,被另一半 cover 也不會怎麼樣,我們在這方面不用一樣好。我們誰都可以躺平!」

在2023年敏迪也在印花樂一起推出日曆版本的年曆,也請小花老師一起和大家印刷體驗絹印。照片來源:敏底選讀的粉絲專頁
婚姻前的衝突:從指導到相信,重塑信任關係
而當敏迪有所察覺另一半的不安時,採取主動尋求人生導師的幫助。老師給了一句關鍵的提醒:「敏迪,你要相信小花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讓敏迪覺察到幫助不是不斷地給予建議或擔心,而是放手與信任。她開始練習放寬心,將信任交還小花。
疫情的比較、一起養的貓咪點點得了癌症,需要長照、小花也陪伴敏迪度過「炎上」事件。這份領悟成為她們關係中的重要哲學:勇敢地放心當對方的拖油瓶。親密關係,是允許人在低谷時好好照顧自己,但依舊能感受到被愛、被信任。
敏迪說:「2022,是關係覺察和覺醒的一年。而都不是那些很甜蜜的事情,是很痛苦的事,然後我們一起走過了,所以我們要步入婚姻。從『你和我』走向『我們』」
家庭破冰、社會祝福與多元家庭的實踐
敏迪生長在一個有愛的家庭,與她同輩七個女生有五位是同志。小花感性地說:「一定是敏迪家特別有愛,所以老天爺才會安排這麼多同志的放在你們家。」
而小花自己則是在決定和敏迪走一輩子的過程中,開啟了一場與原生家庭的深度對話。
從早期介紹是同住室友,到中秋節正式向媽媽表明要和敏迪登記,因為心裡恐懼原生家庭的保守,小花坦言好難開口。但當她走過這段,她體會到預設立場而剝奪媽媽知道的權利,為了保護彼此,用雲淡風輕的方式試圖淡化衝突,沒想到才是真正爆炸點。
敏迪的經驗是:「一開始就不應該把自己的狀態想像成異常,只要想像是正常的狀態下,去和家裡溝通,就比較不會這麼混亂。」
同時,她們也感受到社會逐漸釋出的溫暖善意。登記結婚時,大同區戶政事務所的姊姊遞給她們一面彩虹旗,敏迪說看到旗子上的摺痕,知道這面旗子已經被壓在最下面許久。期待能靠自己身為公眾人物的力量,讓這份壓箱寶能被使用。
在婚姻的下一站,兩人計劃明年做人工受孕。由敏迪擔任懷孕的角色,除了體質強壯外,小花認為「我是比較會照顧人。」在家庭角色上,兩人有了初步的討論與想像:小花擔任保護、細心照顧小朋友的人,而敏迪則是想跟著他討論如何實踐理想。

敏迪和小花的結婚日子,是詢問大稻埕慈聖宮的媽祖得到的好日子。照片來源:敏底選讀的IG
彩虹是一面象徵多元性別的光譜,也能連結距離最遙遠的兩端
敏迪:「在同婚通過後,同志家庭生活、懷孕、育兒等等資訊,一定會被更多人需要,幫助更多同志家庭。外觀中性化的敏迪來懷孕,突破社會對性別想像的框架。這是我想發揮的影響力」持續擴大那份溫暖的影響力。接著,我們一起來期待在後年這位水瓶座寶寶的誕生吧!

訪問當日,敏迪下午就要出發去光復當志工,是超強的小山貓超人,正穿著雨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