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島內散步(高穎婕)
過年期間常接獲詢問:「年貨大街,今天有開嗎?」有的!年貨大街所在地迪化街,其實一年四季都有開!雖今日已屆初五開工,濃濃的年節裝飾和年貨,仍舊琳瑯滿目。
即便過一兩個街口,位於迪化街中段 的 黃長生藥行,年節一樣熱鬧非凡。人們總說,來黃長生,總能找到一般藥行沒在賣的罕見藥材。更難得是,60多年來歷經三代傳承,至今仍堅持 #古法炮製 和 #手切藥材。
「炮製」,是中藥製藥技術的總稱,藉此改變藥性,讓藥效提升。每種中藥炮製方法不盡相同,像當歸,就得經過酒洗、晾乾、壓扁再切片等過程。這樣堅持古法製藥的中藥行,在迪化街已碩果僅存,#第二代老闆手上的厚繭,#就是這份堅持最好的見證。
除了延續傳統,也提供諮詢、養生藥膳等新服務,門前琳瑯滿目的小包裝果乾、藥材、足浴包等,更好似小型策展區。現行第三代經營者廖庭妍分享:「#我希望開一間走入大家生活的中藥行。」回頭看這條伴她長大的街道,她這樣觀察:
兒時記憶的熱鬧VS夜市化攤商外包
回味大稻埕的過年,庭妍分享:「以前的年味比較重,但現在慢慢變淡了。」早期年貨大街人多東西多,在沒有量販店的時代,人們可以在這樣一條街,滿足所有購物需求。
近年年節氣氛下降、人力成本提高,對店家來說,過年開張顯得不再必要,攤商外包沖淡商品獨特性,加上消費習慣改變,「逛年貨」便僅成兒時限定的美好。
沒有好不好,一切平安就好
然而,夜市化的年貨大街,人車垃圾等問題,造成居民不少困擾,往年小則宵小出沒,大則失火影響公安。尤其近年疫情不時復發,讓第二代經營者黃秀蓁擔憂地說:「就怕和疫情打亂一切,不想人擠人因小失大。」
她是這間店的中藥師,也是該時代下少數的女性執業者。店裡的藥包配製,由她一手打點,更是許多老主顧指名服務對象。
年貨大街的中藥行 早期民生補給站
「早期中藥店,其實很像7-11,生病跑中藥行抓藥,煮飯需要胡椒、枸杞等配料也跑中藥行,不一定要達官顯貴才會來光顧,所以我一直很希望,#中藥行可以更生活化,#可以像藥妝店一樣,#想到就去逛一下。」庭妍分享。
突破重圍的新時代中藥店
觀察中藥行的四季運作,除了年節禮盒,中藥從「入冬」後的補冬需求,一路夯到過年。近年,大眾購物時間不限年節、受眾逐漸擴大,黃長生藥行順勢推出養生湯品,和年輕化禮盒(例如:酸梅湯、藥材包、熱紅酒包、堅果、滷包、足浴包),以便利、簡單化形式,呈現中藥行的多元。
為了怕生意受疫情影響,店裡12月便提前暖身call客,#反而因為疫情,#跟客人的連結更深了;街上因為沒有人擠,客人反而願意上門。還同步經營起線上通路,降低成本,並拉長買氣,不受制於年前14天,「大家也是時候冷靜一下,思考一下如何轉變。」兩代經營者不約而同如是說。
你想要什麼樣的年貨大街?
第二代分享:「我們從來不租人家,所以有沒有年貨大街,對我來說其實好,平安就好。」不希望外來攤商影響信譽,多年來如一日,謹守本分。
第三代則分享:「我希望能找回年味。」
期待黃長生如何轉變?
「爸媽常跟我們分享,把一樣東西做好,那就是廣告」庭妍分享, 更 #堅持不另外購買宅配打包時的箱子、鼓勵重複利用酸梅湯罐等方式,實踐永續倡議。
「這世界上的所有改變,都不是因為一個人做了一件大事,#而是每一個人做的每一件小事。」而傳承本身,就是這間中藥行最了不起的事情。更有智慧地吸收新客人、更勇敢地接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