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典|循著大稻埕,找到「茶的魔首」
台灣人是出了名的愛喝茶,早餐來一杯大冰奶,午餐不忘點一杯手搖,下午辦公之餘泡杯熱茶紓壓,愛茶的特質好似深植在DNA似的。在台灣要喝到一杯好茶,似乎不是什麼太奢侈的事情;有如此小確幸,能從台灣茶產業發展一窺究竟。
我們想藉由這條路線,追本溯源,回到將FORMOSA TEA從大稻埕碼頭推向世界,讓當時台灣的商業重心,由南部往北大翻轉的鼎盛時代,也聊聊「喝茶」如何從上流社會的趣味,變成大眾也能享受的飲料,以及那些關於喝茶的二三事。
島內散步將帶領你一路走訪
🍵 台灣曾經是四大世界茶產地?
🍵 在不同的時代,流行什麼茶品?
🍵 喝喝看、聞聞看,感受不同茶品的滋味
🍵 台灣人愛喝手搖居然能追溯到清末?喝茶什麼時候從上流人家的趣味,變成庶民也能品嚐的國民飲料
行程路線
【出發】大稻埕碼頭→陳天來故居 (錦記茶行)→千秋街/建昌街→李春生紀念教堂→西寧北路全祥茶莊→納豆劇場→迪化街→十字軒→【結束】有記名茶
翻轉台灣茶葉的起點
說起台灣的茶產業發展,最早在1645年,荷蘭人就提到台灣有野生茶樹;到了清嘉慶年間,先人從福建帶回茶籽,開啟北部種茶的序幕。時間追溯到19世紀末,淡水開港後,1866年英國商人陶德,和日後被稱為「台灣茶葉之父」的廈門買辦李春生聯手合作,引進了安溪茶種,大量種植茶葉、加工外銷美國,讓台灣烏龍茶走向世界,締造令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茶業的興起,不只帶動茶產業欣欣向榮,甚至讓當時台灣的商業重心,由南部往北大翻轉,促使大稻埕的繁榮與國際化。然而,在陶德和李春生聯手締造奇蹟之後的茶產業,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卻是鮮少人知道的。
台灣茶與它的產地
我們想「Formosa Oolong Tea」在世界中展露頭角後,在不同的時代,那些關於茶的三兩事:
・台灣曾經是「紅茶名產地」,甚至曾經是四大世界茶產地?
・在不同的時代,人們流行什麼茶品?
・大稻埕有哪些配茶的點心選項?
拜訪大稻埕百年茶廠:有記名茶
遊程中,我們將帶大家拜訪大稻埕在地傳承到第五代的百年茶廠,有記名茶,
不但介紹有記茶行的店家故事,也邀請茶廠的夥伴,以職人的視角跟大家分享關於茶的三二事!
・藉由參觀茶廠、焙籠間來認識茶葉精製過程
・認識茶的種類&製茶的過程:發酵和烘焙
・更要讓你實際試喝感受不同茶的味道,打破你對茶的先入為主!
過去說到泡茶總帶來茶藝館泡茶的印象,但事實上喝茶並不是老人家的專利!
最後想跟大家介紹傳統與創新的品牌「WANGTEA Lab」,作為茶文化的發信基地,延伸精製茶廠的烘焙與拼配技術,藉由不同沖泡方式,體現影響茶葉風味因素,在傳統與創新交錯的空間中,體驗茶的本味。
遊程結束不妨在WANGTEA Lab點一杯茶,享受靜謐的傍晚時光。這一回,我們將史觀放大到當時的全世界,一起聊聊你可能沒想過,但其實很有趣的茶事。
➭ 新竹舊城:穿梭百年的時空小旅行
➭ 北投小旅行:吃溫泉蛋,品嚐古道溫泉故事
➭ 大稻埕小旅行
➭ 臺北城老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