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下水城】適合升三年級至升七年級
用5天,激發孩子未來水城創造力
故事 x 遊戲 x 觀察 x 創意
「一座城市的地下,是來自深處的心靈空間,聲聲呼喚著你,
要告訴你從過去流經現在直到未來的故事⋯⋯」
你知道嗎?我們眼前所見的台北,原來曾經是座水城!
「五、六十年前的台北,水渠密布、水田處處」,作家舒國治曾經這麼描述,而每到假日人潮滿滿的台灣老街,其實早期都是依水發展而成。水之於城市,不管是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是文明起源的關鍵。因此認識河流的發展,可以說是認識城市起源最好的方式。
台北早期重要灌溉溝渠的瑠公圳,隨著都市化發展,連同霧裡薛圳、大坪林圳,隱身在台北巷道內⋯⋯現在我們看到的新店溪、萬盛溪、淡水河,又訴說著什麼故事?有沒有可能,我們順著城市發展的紋理,帶孩子走台北的水路,發現從過去到現在的故事,想像現在到未來的可能?
打開水龍頭,水嘩啦嘩啦地流下來,對孩子來說,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台灣在邁入現代化之後,才開始有自來水供水系統。我們想讓孩子知道自來水不是「自來」的,通過一道道沉澱、過濾、輸送的過程,才會來到家裡。極端氣候造成的影響,我們還可能有淹水、缺水的問題。 繼「傳說對決」之後,「台北地下水城」是2020年暑假新推出的營隊,我們將實踐108課綱的精神,進行地圖判讀,沿著水道觀察,與孩子一起想像一座人與水共生的城市,創作未來的城市剖面,並養成珍惜水資源的觀念。
【培養能力】
1.地圖判讀與識別能力
2.認識台北水路發展脈絡
3.訓練觀察力、空間智能與內省智能
【108課綱中的素養】
1.自發-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2.互動-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3.共好-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1.戶外教育
2.環境教育
3.品德教育
防疫新生活,照顧所有為疫情煩惱的家長:
1.高規格防疫:我們將準備能符合防疫需求與通風的空間,導覽老師必定施打滿三劑疫苗,並隨身攜帶酒精與備用口罩。
2.請小朋友配合:隨時配戴口罩,若有飲食需求請保持社交友善距離,或到有隔板的地方用餐,並配合量體溫與實聯制。
3.配合疫情的調整:島內散步會持續追蹤疫情狀態與最新規定,並配合家長與學員的需求做彈性調整(包含轉場、將名額保留至寒假使用等)與退費。
完整的退費機制與應變措施,請見《疫情狀態的學員照顧與退費標準》。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主題 |
失落的地下水圳 |
不自來的自來水 |
我們的家從河處來 |
河神的神秘任務 |
我是小小說書人 |
集合 |
08:45 公館站4號出口(站內) |
08:45 公館站4號出口(站內) | 08:45 公館站4號出口(站內) | 08:45 北門站3號出口(站內) | 08:45 北門站3號出口(站內) |
09:00-12:00 |
相見歡 |
生命之源 |
河處是我家 |
河平共處 |
河神的話-創作 |
12:00-13:30 |
午餐 |
午餐 |
午餐 |
午餐 |
午餐 |
13:30-17:00 |
河神的呼喚 |
與河爭地 |
與水共生的設計 |
河神現身 |
播種・希望 |
解散 | 17:00 公館站4號出口(站內) | 17:00 公館站4號出口(站內) | 17:00 北門站3號出口(站內) | 17:00 北門站3號出口(站內) | 17:00 北門站3號出口(站內) |
*上課地點參考:公館、新店、大稻埕
*課程內容依當日實際狀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