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探入竹北沿海,吃一口外面沒有的生猛石斑,改從海口觀點認識竹北!

「其實新竹有三大特產出名,但大家通常只說得出貢丸、米粉,比較少人知道烏魚子。」正如水月休閒農業區總幹事、藍鯨魚寮老闆 − 陳彥呈大哥所言,目前新竹烏魚子名號,似乎還不若貢丸、米粉響亮,但其實半個世紀以來,竹北沿海就以養殖漁業出名,從早期草蝦到近期烏魚,是大批饕客的秘密口袋名單,遲遲不願分享!

其中,竹北沿海土生土長的陳彥呈是二代返鄉。他善用在地環境優勢,打造高還原度海口生態,不只向大海借天然海水,形塑純海水環境;更把整個海口生態,通通搬進魚寮!魚寮裡就有龍膽石斑、龍虎斑、白蝦、海鱺、黑鯛、烏魚、七星鱸等多元魚種,是跨物種的多元成家!更以南寮新鮮上港的鯖魚、竹筴魚充當食源,以小魚養大魚!不計成本考量,只為養出自己滿意的石斑魚!

多年來,他更擔起返鄉青年責任,與沿海夥伴一同推廣水月休閒農業區,以在地文史導覽、竹竿搏魚體驗、漁家料理傳授等內容,開展各式深度體驗。旅人往往在認識棲地、體驗搏魚、嘗試料理之後,習得上知時令、下懂產地能力,成為餐桌上最有故事的人!這回,我們換個角度,改從海口觀點認識竹北!

走進北台灣最大烏魚產地!重新認識竹北的不同樣貌!

南臨南寮漁港,北倚新月沙灘,位處頭前溪與鳳山溪出海口的新港里,清朝時期舊名魚寮,顧名思義是早期漁民工作與生活的場域。「竹塹港最初是位在如今舊港里的位置,早期漁民就選在最靠近漁港的地方開始居住,所以就叫魚寮,而後來先人慢慢開發,才有南寮出現。清朝以來,魚寮大概就都以農業跟漁業維生。」認識土地,彥呈大哥端出的第一堂課,往往是地理,意在讓旅人搞清東南西北,知道自己所在何方。

而說起竹北沿海,許多人不知道,這裡不只是北台灣最大的烏魚產地,還以各式養殖漁業出名。彥呈大哥就分享,「這裡大概從民國六十二年開始發展養殖漁業,那時還是戒嚴時期,沿海養殖許可都要跟警總申請。到了民國七十年代,開始養殖草蝦,那時台灣不只有草蝦王國美譽,更以年產量近十萬噸,約佔全球產量五分之一,技術首屈一指,但後來遭遇蝦瘟衝擊,養蝦產業慢慢沒落。到了民國八十年代,隨沿海漸漸捕不到野生烏魚,就開始做烏魚養殖,至今大概三十多年了。」

目前,沿海林林總總大約七十公頃魚寮,主要就是養殖烏魚。不說不知道,其實當地與烏魚早有淵源!早至清代,台灣沿海便有捕撈記載,年年冬至前後,原本棲居北方的烏魚會乘上中國沿岸流的直達車南下,新竹沿海往往就是第一站,且風土使然,沿海漁家自然也善用九降風來風乾烏魚子,因而得以陳曬一片片金黃豐腴,可謂風土養人。

跟大海借海水,用小魚養大魚,打造海口生態池!

吃魚就吃大海味,是許多饕客的入腹原則,也是彥呈大哥的職人目標。奉行養魚先養水原則,不同於一般養殖漁塭,藍鯨魚寮為了打造野生純海水環境,不只時常向大海商借天然海水,甚至還把整個海口生態,通通搬進魚寮!

「宜蘭養殖同業都會來問一度海水多少錢,我都笑笑說這裡不用買海水。」魚寮生活與大海的緊密相依,就體現在水源之上。只要掌握每天漲退潮時間,緊鄰海口的藍鯨魚寮,就有「近水魚寮先得水」的地利之便。長年下來,滿滿海水引進門,海口生態自然也通通帶進家。

除了早期放養的黑鯛、黃鰭鯛、烏魚、七星鱸、龍膽石斑、龍虎石斑等魚種外,不只蝦蟹是常客,海雞母、赤鼻仔等沿海魚類也時常光顧,甚至箱網上還有牡蠣、孔雀蛤在此寄宿。對此,彥呈大哥說:「池子裡的生態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藻類,是免費的環境教材,能讓客人看見生態。」源頭活水海裡來,如今藍鯨魚寮住著各式魚蝦貝類,生態可是自給自足,自成一方海口生態鏈。

講究棲地天然,自然不放過任何細節。為求野生環境的完美復刻,彥呈大哥也與南寮船長合作,包下新鮮上港但不到市售規格的竹莢魚、鯖魚,來當作石斑魚食源,更奉行一套與眾不同的「喂不飽」原則。他說,「石斑魚如果吃飼料,牠就是養殖的,但牠吃魚,就保有野性在。而且石斑魚也不需要常常喂,兩三天喂一次就好,喂個五分飽、七分飽,餓了就會去追小魚,有時候還會追螃蟹換換口味。反之,如果你把牠養到飽飽的,牠就是養殖魚。」

關於吃魚,彥呈大哥也是自家魚的愛好者,因此往往重質不重量,常常不計成本投入。「我喜歡吃大魚,所以我也喜歡賣大魚。」相比傳統養殖,是採用較淡的海水、吃化學的飼料,藍鯨魚料透過純海水養殖,將帶來天然滲透壓力,雖會讓石斑魚成長緩慢,卻也造肉質緊實、甜度高。彥呈大哥往往就從一斤的小石斑開始養,養到十幾斤成熟時,就要花上兩、三年!養成時間整整高出傳統一倍!而儘管成本高、漁事忙,彥呈大哥依然甘之如飴,把大小魚寮事,料理妥當。

集合水月休閒農業區!呈現竹北海口生命力!

「這是我爸爸的夢想,既然要做養殖,就要做到最大,而海裡最大的生物就是藍鯨,所以當年商號就取藍鯨水產繁殖場。」多年前二代接班,當舊思維相遇新想法,彥呈大哥不只結合在地文史做導覽,更將兒時遊戲帶回魚寮,用自己的方式,把事業做大。

他用昔日常見的竹竿,先綁上尼龍繩,再以活節綑綁竹莢魚,就是一場與大海鬥勇、與石斑魚鬥智的搏魚大賽!當中自有訣竅,一來餌料入水時要打出水花,是讓石斑魚誤以為午餐來了的欺敵戰術;二來要靠漁人的觀察與反應力,保握時機,才能一舉拉起石斑魚。看似願者上鉤的佛系釣魚,實則是一場拔河硬仗,也在保護石斑魚不受魚鈎傷害下,體驗釣魚刺激所在。

竹北魚寮不無聊!除了藍鯨魚寮推出的各式懂魚體驗外,目前約481公頃的水月休閒農業區中,就有東海萊姆園、朱記食品、黃香珍喜餅、勇勝冰果室、十全特好食品等商家可供拜訪,甚至到了烏魚產季,還能前進拔子窟一帶,近距離觀賞烏魚子完整加工!不妨找個時間,探入竹北沿海,吃一口外面沒有的生猛石斑,從海口觀點,重新認識竹北!

關聯文章:
【ESG 企業方案】新竹竹北 - 青草水圳野餐漫遊
【合作案例|企業志工服務】建興儲存科技|一日上山下海行動!新竹峨眉植樹與南寮淨灘
【合作案例|企業志工服務】煙波國際觀光集團|新竹香山濕地導覽及淨灘
【ESG 企業方案】嘉義布袋 - 好美的友善水產一日遊
【員工旅遊|新竹一日遊】南寮香山,討海人的一日「摸魚」計畫

關聯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