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台灣移民社會背景所賜,我們很幸運,至今仍能在一座島上看見多元族群文化的祭典,用不同的視角認識這塊土地,島內散步「年度民俗特輯」,帶你從民俗現場第一手觀察,回顧一年中不同時節的全台各地祭典,看見地方樣貌活力與特殊性,理解先民的價值觀與生活精華!

不必買機票衝日本,也能在台灣看到精彩台味祭典

神鬼涼一夏,各地普度普什麼?
鬼月生活攻略-全台中元祭地圖

又到了年度鬼月時節。聽到這個消息,又讓你想起長串禁忌、內心發毛嗎?俗話說「全世界的人都怕鬼」,其實自古以來,人們早已發展出「人神鬼共好」模式。

農曆七月,是漢人社會相當重要的歲時節慶,相傳好兄弟會在本月獲准「放假」回到陽間。人們備滿慶典佳餚款待,祭祀無主孤魂野鬼,於是全台各地皆有豐富的祭祀活動祈求平安赦罪,可說是人鬼共歡開party的日子。今年,島內散步精選國家指定、縣市指定的中元代表祭典舉辦導覽。

一起走入民俗現場,感受無形文化資產的魅力!

​全台祭典全蒐羅​ 

 

 

跌破現代人對傳統祭典的有色眼鏡
神鬼小旅行-走入地方生活style

在台灣,農曆七月總是讓人「小心翼翼」,禁忌與提醒、若有似無的恐懼,隨一波波鬼月活動堆疊。相比日韓等地的祭典文化,卻是向外宣傳風土民情的最佳素材,國外也有許多知名節慶皆是源於當地民俗祭典。同樣是祭典,為何有如此大的差別?其實,我們也能透過鬼月填補台灣人的文化斷層,

一起從全台鬼月祭典,認識地方發展脈絡及生活style!

​閱讀全文​ 

北部「迎鬧熱」必看!大拜拜,拜什麼?
民俗祭典不只在南部盛行,你知道北部也有經典大拜拜嗎?

都市化的台北,乍看和傳統祭典最沒緣分,卻是廟會活動最頻繁的城市之一,百年來維持各式規模「年例祭典」。這些祭典源起與籌辦組織結構十分繁雜,島內散步透過現場導覽和講座,幫大家化繁為簡,入門看熱鬧也看門道!

台北

置身台北大拜拜,看見「都市祭典」的在地溫度

也許你聽過大甲媽祖進香遶境、白沙屯媽祖進香、東港迎王,但你看過台北的廟會祭典嗎?除了鬼月,每年農曆一到五月都是台北「迎熱鬧」的密集期,俗稱「新莊大拜拜」、「淡水大拜拜」、「台北迎城隍」的地方祭典輪番登場。

要讓一場地方盛事圓滿,除了主辦單位與陣頭人員、警方、清潔隊等在地協力,最重要的是在地居民、信眾的支持與關心,以及事前溝通達成約束共識。

一起從不同角度認識台北地區重要民俗文化,探討祭典的當代價值。

​看完整內容​ 

大溪

你看過三國將軍護駕神明嗎?你看過扛著工具箱遶境的畫面嗎?

這些是大溪「社頭」的經典特色!在「迎六月廿四關公生」的大溪大拜拜都能看到!每到過年,許多人會排除萬難回家團聚,但大溪人不只過年如此,每年農曆六月廿四的「大溪大拜拜」,再怎麼忙都要回來一趟。為什麼「迎六月廿四關公生」能持續風靡世代男女老少?有哪些必看項目?

一起跟著現場報導,直擊「關公聖誕」背後的百工大遊行!

​看完整內容​ 

12月艋舺大拜拜,敬請關注島內散步!

為什麼你不該錯過艋舺大拜拜?
每年農曆十月尾聲,炮聲在萬華街頭響起,彷彿暗示著「艋舺大拜拜」又來了!「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俗稱艋舺大拜拜,是萬華年度總動員的日子。究竟「靈安尊王」是何方神聖?與地方人們有何關聯?
#民俗老師帶路追陣頭 #第一次看熱鬧就上手
一起抽絲剝繭,看見生活中的文化痕跡。

​精彩回顧​ 


*本文歡迎轉載,敬請註明原文標題及出處為島內散步,並來訊告知*

更多文章

【客製預約】印花樂新進同仁

2020/08/19

【客製預約-接待印花樂新進同事與實習生】  

【客製預約】當島內散步遇上設計思考:社創中心空間活化工作坊

2020/12/04

設計思考,是一套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源自於全球最大設計顧問公司IDEO。當這套方法論遇上島內散步最為擅長的在地性,會激盪出什麼火花呢? 今年8至10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以下簡稱社創中心)聯手島內散步舉辦一系列設計思考工作坊——空間活化實驗室,由你來掌家!期待藉此促成更多社會創新合作,並產生行動方案以活化社創中心的場域,帶動更多民眾認識社會創新、社創中心。...